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关于化学实验的那些考点三篇

2023-08-05 00:30:24 高考在线

关注科学探究实验题

要在重要知识点“酸、碱、盐”上加强练习

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要落下。其次是要提高探究能力,尤其是实验探究。近年来,实验成为考生主要丢分的部分。

针对今年中考说明中例题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考生应当在平时多留心身边的化学,对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要多思考。最后,就是要在重要知识点“酸、碱、盐”上加强练习,因为这些是主要的拿分项目。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瘦肉精、低碳、核元素等。

因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 可运用排除法、筛选法

1.选择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可运用排除法、筛选法等技巧解题。

2.填空题注意审题。

3.简答题或文字说明题解题力求切中要害,不能答非所问。

4.解答“信息与分析题”时,要依题意筛选出有用信息并能结合学过的知识答题。

5.解题时,要注意规范性,避免无谓的失分。

6.解答探究题时,要多读几遍题。

中学化学:讲“实验”不靠谱 动脑更要动手

基础分是考试中势在必得的分数,如果这部分题得分不理想,不论难题解答得如何,也得不了高分。

今年的试题对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的形成等。

培训学习中,学生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立足课标、立足教材、夯实双基,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避免 “题海”战。

试题的开放性增强

平时学习时要关注热点、联系实际,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今年开放性试题较往年有所增加。如“科学探究”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两个主题中,在对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与评估、归纳、推理、判断、化学与能量和资源的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这几个二级主题的考查的比重比增加。能很好地反映考生对化学问题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

学生平时要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化学知识运用,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常见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领悟化学就在身边。深化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让化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

养成“读题慢、答题快”好习惯

培养读题细心、审题细致、按要求答题的好习惯。学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试题加大了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课本知识再现。基础题的分值在35分以上,但学生得分的情况不够理想,且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基础不牢、书写不规范、表达不准确等等。

书写务必工整,尤其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等的书写还必须做到规范;每种化学常见仪器名称默写过关,强化错别字的矫正;加强“读题慢、答题快”的长期性训练。加强审题训练,加强简答题、实验题等的语言表达训练。

加强实验探究课的学习

培养兴趣,落实基础,加强实验课的学习。这是“小课题,长任务”,要树立长期的目标。

在新课程中,化学增加了很多科学探究实验和家庭小实验,这应该引起教师在教学中足够的重视。违背课程标准的用意而来“讲”实验,剥夺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取知识的权利,学生只是获取间接的实践经验,而导致很多本源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因此,一定要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教学。

另外,学生在以后学习上也要有所调整。加大实验课中探究课的学习力度。平时多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如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生活现象和现代高科技知识。要活学并能纵向与横向联系,注重不同学科渗透、学科内部渗透。

中考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初中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概括和梳理出中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况。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水面上升的现象……。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许多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如“点燃酒精灯”说成“酒精灯烧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描述成“碳酸钙化了,有泡放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描述成“石灰水变白了”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描述,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讲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如加热与点燃;烟与雾;溶解与熔化;组成与构成;吸水与脱水;酸碱性与酸碱度等。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作好实验操作示范,语言讲解规范,用语贴切。要向语文老师学文采,向数学老师学逻辑,向政治老师学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后

不少同学在描述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时,往往顺序颠倒,说成“紫色石蕊使盐酸变红”、“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变浑浊”等。究其原因,没有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需要教师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教学。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顺序与实验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通、点、熄、停”四步,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因此,在做每一个实验时,要弄清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实验现象的描述才具有科学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

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有位同学由于没有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导致没有氧气放出,但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分析失败的原因,而是抄袭他人的实验成果。这种不良的实验风气在中学生身上经常出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纠正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是化学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如戴安邦所说“科学教学不单只传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和品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