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06 23:04:1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5 09:27:2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01 02:44:01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2 09:58:05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0 17:27:48空间物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6 04:53:41特殊教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1 20:45:04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06 23:04:1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5 09:27:20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01 02:44:01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2 09:58:05
2024年民俗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前十院校名单
2023-08-18 03:31:14 高考在线
民俗学专业的大学排名顺序如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
一、民俗学专业的大学排名一览表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北京大学 | A+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3 | 南京大学 | A |
4 | 清华大学 | A- |
5 | 复旦大学 | A- |
6 | 上海大学 | A- |
7 | 中央民族大学 | B+ |
8 | 南开大学 | B+ |
9 | 吉林大学 | B+ |
10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11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12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13 | 中山大学 | B+ |
14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15 | 河海大学 | B |
16 | 浙江大学 | B |
17 | 厦门大学 | B |
18 | 武汉大学 | B |
19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0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21 | 中央财经大学 | B- |
22 | 中国政法大学 | B- |
23 | 山东大学 | B- |
24 | 中南大学 | B- |
25 | 云南民族大学 | B- |
26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28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29 | 安徽大学 | C+ |
30 | 四川大学 | C+ |
31 | 西南财经大学 | C+ |
32 | 云南大学 | C+ |
33 | 苏州大学 | C |
34 | 南京师范大学 | C |
35 | 济南大学 | C |
36 | 西南大学 | C |
37 | 贵州民族大学 | C |
3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C |
39 | 兰州大学 | C |
40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4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42 | 赣南师范大学 | C- |
43 | 湖南师范大学 | C- |
44 | 云南师范大学 | C- |
45 | 西北民族大学 | C- |
二、民俗学专业简介
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该学科主要是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它以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三、民俗学专业怎么样
客观的讲,民俗学就业的确很难,特别是现在。中国民俗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学科的发展前景并非是一片漆黑,民俗学的发展仍然充满着机遇。
大家求职的眼界应放开些,不要只局限于与专业对口的职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在当今中国正方兴未艾,而且在政府主持下至少要坚持做20年左右,需要数量不少的这方面人材。“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归文化部进行垂直管理,具体参与其间的部门主要有文化部的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民族文化处(负责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外联局国际处(主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尤其是申遗工作),但工作量巨大。许多专家都在建议文化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希望政府能够采纳。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大家就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精简机构也是一个方向。这就为民俗学的就业提供了宝贵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