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资料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023-08-10 23:17:45 高考在线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篇1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幼儿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模仿。他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研究发现,父亲有着和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这些不同的特征会在和孩子接触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父亲的作用似乎比母亲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父亲给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榜样,给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很多研究发现,男孩子在4岁以前失去父亲的这种情况会使他缺乏攻击性,倾向于女性化。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父亲与孩子交往的主要形式是游戏。父亲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以一种活跃和令人激动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喜欢这样的交往,他会慢慢的表现出游戏带给他们的自信与快乐。当然,如果孩子在双亲的家庭中进行游戏,可以在与母亲进行的游戏中学会关心别人、温和、善良,在与父亲的游戏中学会坚强、勇于冒险、热情、乐观。这样两方面结合就初步形成了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在与母亲的日常交往中,经常会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在父亲那里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有心理学家指出,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时间长短与孩子的智商成比例(也就是交往时间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表明,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影响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

  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生活中,会帮助孩子扩大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在与孩子的游戏中,利用父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来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在与孩子游戏过程中,多多的帮助孩子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激起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样则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学校和社会后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何正确表达父爱

  (一)、留出充足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

  每天至少要留出15分钟来和孩子一起度过:坐在家里的地板上和您的宝宝一起游戏;帮助您的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或与您的孩子一起去探索一些他所不知道的知识与奥妙。做孩子成长的“同龄人”,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与时俱进。

  (二)充分施展语言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做孩子的倾听者,问清楚事情的真相,让孩子感到他在父亲这里被理解和被爱,知道您是站在他的一边,支持他。几句贴心的话,打开了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会打开接受忠告的大门。

  (三)在实施父性教育时,父亲与母亲的分工要明确

  作为父母,您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孩子以后的行为习惯,您可以在某些事情上限制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情绪。当您不能按照孩子的意愿做事情时,孩子会对您发脾气,甚至会以哭闹来要挟您。这时作为父母,就应该站在同一战线上,两者用一致的态度来对待。事后再耐心解释为什么父母会这么做,同时教给他怎样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篇2

  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很少参与管教孩子,常听见有母亲抱怨,责怪孩子的父亲很少管教孩子。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着许多父亲,觉得管教孩子应当是女人家的事。使他们没能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特别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有多么重大。除了父亲们自己,人们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也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一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了。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

  (1)父亲与母亲是不同的

  父亲在本质上是不同于母亲的,这不仅仅是指生理上,还有性别社会化上的差异。男性和女性会持不同目标、不同价值观、不同风格来处理为人父母的事情。

  我们勾画母亲与父亲之间的不同之处,不再只是强调体力上的悬殊。男性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对于父母角色是很有好处的。诸如在解决问题、幽默感、嬉戏和承受风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男性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方式可以使孩子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有所扩展的发展;父亲促使孩子去应付母子纽带之外的世界,孩子们随之发展了一套复杂的相互影响的感情沟通技巧;父亲还能鼓励孩子从家庭中独立,尤其能帮助他们发展自律能力。父亲也在学会更多地心领神会、更好地表达情感、更加感性的同时使自身受益。当他们感受到因为其给家庭带来力量而受到尊敬时,他们更能注意到这些问题。

  (2)父亲是必不可少的

  父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他男性角色模式无法替代的。孩子从父亲特有的风格和他们性格中的男性力量投入中获得益处。父亲的真正重要性更多地可能是在于他们与母亲的不同之处,而不是对一个好妈妈的克隆。

  (3)父亲角色的变化

  传统教育观念下,人们支持采用惯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即母亲担负大部分的教育责任。今天,人们期望更多的男女平等,女性也希望男性能全面参与对孩子的管教。由于现在许多女性都有了职业,所以父亲参与对孩子的管教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此,父亲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一些现代父亲可能感到来自那些更传统的妻子的压力。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女性在维护她们的“领地”,掌管着属于男性的一些家务活动和照看孩子的活动,这使男性感到不适。惯常的父亲角色让男性感到了压力和紧张,从而愿意改变他们做父亲的方式,接受更现代的方式。

  一些媒体、教育者和社会学家描绘和倡导,应更关注养育活动中的父亲角色。这一观点仍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认为,男性不应总是扮演一个作为家庭支柱的距离遥远又严厉的父亲形象,而应更多地重视与孩子一同玩耍、一起交谈、关心孩子,以及对孩子的养育。他们将这个观点看作是崭新的、更好的、更独特的父亲角色定位;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父亲角色的女性化或至少是使作父亲的更加表现得与女性没什么两样的观点。父亲是重要的,但试图实现父亲功能的女性化及性别的无差异化则是不恰当的。

  父亲和母亲可以学习和掌握很多工作。然而,早期的社会化、文化的相关群体预期影响了对擅长和“什么是该做的”这些问题的认识。而现代的父亲们,如果妻子期望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家务管理和养育孩子中,他们是愿意做的。

  二、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关注。专家经过比较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1)对孩子体格发展速度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体格发展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和父亲接触多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展速度都要好于那些较少和父亲接触的孩子,他们患有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概率较低。这是由于父亲大多会

  和孩子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或游戏。同时,还爱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带有一定技术和需要一定体力的家务劳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给孩子的影响却相当大。

  (2)对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作用

  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品质。如果父亲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试验,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或者冒险性,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另一些研究者还报告说,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产生情感障碍,他们大多焦虑、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并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成人以后会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3)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

  父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对北京、山东、江苏、广西和新疆5个省市区的2100多名在校中小学性格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父亲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自制力、思维灵活性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还发现,父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对男孩子的影响大。如果一个男孩子在童年失去父亲,则很容易使他智商低、认知模式女性化,这些不足将一直影响到这个男孩子上大学以后。相反,那些和父亲相处时间较长的孩子,容易从父亲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等。

  (4)对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影响

  父亲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家庭是孩子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性别社会化的第一源泉。子女最初是在家庭中模仿父母,进而模仿其他男女角色。父亲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将来发展自己的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女孩子则从父亲如何对待母亲的过程中了解到男人应该如何对待女人,这对女孩子成人以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缺乏父爱,男孩子容易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甚至出现男孩女性化的倾向,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差;而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则常常表现出焦虑、羞怯和无所适从。

  (5)其它

  另外,父亲的仪表风范也将影响着孩子,因为孩子往往是在生活中向父亲学习的。还有一些父亲喜欢带孩子做具有冒险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母亲很少做的活动,如跑步、爬山、滑冰等,这弥补了母亲在教育方面的不足。

  音乐家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父亲参与教育子女,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男人的世界。父亲必须意识到他对孩子的重要性,并要慎重对待。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篇3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专家呼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不可缺失的父爱

  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

  田梅,母亲,32岁,女儿6岁

  孩子5岁那年,孩子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去工作,一去就是3年。开始我没有太在意:爸爸不在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有一次,我家请了个木工师傅做家具。一向不同陌生男子说话的女儿却缠着这位木工师傅说个没完,还可怜兮兮地对人家说:“你抱抱我好吗?”我感到十分纳闷。待木工师傅走后,我问女儿为什么跟这位叔叔这样亲近?女儿歪着头说:“我觉得他长得像爸爸。”女儿是如此需要父爱。从那以后,丈夫写信时也给女儿单独写上几句,让女儿感受到父亲对她的关怀。可是我知道,父亲的关爱又岂是几封书信能替代的?

  鄂玉芬,母亲,45岁,双胞胎儿子22岁

  我29岁时爱人因车祸去世,一直没有再找,我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由于家里没有男人,我凡事都谨小慎微,从不让孩子抛头露面,唯恐惹是生非。忙于工作的我也很少带孩子出去玩。两个孩子几乎都是在我的翅膀下搂着、护着长大的。结果由于从小缺乏父爱,也缺乏男人勇敢、刚毅、豁达性格的感染,这两个孩子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女性化的特点:胆小怕事,见到生人就躲,上课从不敢发言,也从不愿独立外出办事儿。现在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交友、择业都成了问题。看来,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确实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性格缺憾。

  谷琴,母亲,35岁,儿子11岁

  我儿子最近出现了很多问题:学习不够用功,成绩中等,对父母越来越没有礼貌,很少主动叫爸爸、妈妈,很少说话。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跟心理医生说了很多很多。后来心理医生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爸爸的身上。孩子说,在学校常有同学欺负他,他不知该怎么办。这种时候我怕孩子出事,往往让他忍耐。孩子很想听爸爸怎么说,可孩子他爸从来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讲学校里的事儿。孩子还说我经常给他增加作业,强迫他做好多数学题和作文。并说:“如果是爸爸辅导我,学习效果会更好,可是他总说工作忙,总加班。是不是他很笨,工作效率不高?星期天他也不领我出去玩儿,晚上他总是在电脑前工作。是不是电脑是他的儿子?工作比儿子更重要吗?我对爸妈有意见,他们又不爱听我说话,还让我叫他们。我才不叫呢!”心理医生对我说:“父亲是成人社会的典范,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父亲不仅仅要给予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更要给予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田淑琴[北京]

  父亲带孩子的好处

  一、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而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做一些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所以,孩子更喜欢与父亲玩。研究表明,有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二、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

  三、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由此可见,“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是一种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现象,应引起我们家长的警惕。父亲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给孩子一些父爱。当然,对于单亲家庭来说,应尽可能地消除“没有父亲”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母亲尽可能地要“母代父职”,与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请家庭中的其他男子,如爷爷、叔叔、外公或舅舅等尽一份“男子影响”的责任,给孩子一些“父爱”,防止教育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张国玉[中国儿童教育研究协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