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资料

家庭教育作文集合五篇

2023-08-02 02:43:03 高考在线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儿子睡着了,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圆圆的脸蛋、平静的表情、均匀的呼吸,跟醒着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忍不住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坐在电脑前,回忆四年来养育儿子的点点滴滴,感慨良多,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松心态、顺其自然。

  儿子百天的时候请人给他照了一组艺术照,我和老公惊喜的发现儿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里贴的一张张的宣传画也不过如此嘛,儿子完全可以和他们媲美!就在这一天我给儿子然然建了一个博客,准备记录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欢乐的瞬间,每个小小的感动。博客取名“顺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能不急不躁,让儿子快乐、健康、顺其自然的成长。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不总是那么尽如人意。

  对儿子三岁之前的记忆是相当美好的,仿佛一切都是优点:不爱哭、不怎么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个头高、长得帅、爱学习、动手能力强等等等等。就连他说话晚都被冠以“贵人语迟”而当成了优点。那时的博客每周都会记上三四篇。三个月会翻身,一岁会走,两岁能数到100,会拼图,认识字,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会唱很多英文歌……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然然的博客也相当的丰富。每每跟博客里的妈妈们交流我都为自已能有这么一个聪明、健康、阳光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和幸运。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儿子三岁了,还有一个月就上幼儿园了。在对照着《入园准备》给儿子做各种入园的准备时,我震惊的发现儿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语言能力上:看书讲故事没问题,但不会与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问题不会求助,不能表达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饭、穿衣、上厕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听或是根本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或是把别人的话当耳旁风,别人已经很生气了,他却跟没事儿似的。这样的能力怎么能在幼儿园里照顾好自己!我仿佛看到了然然洗手时香皂还没冲干净就去拿吃的,饭没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来裤子急得哭,老师上课他到处乱跑……我一下子急了,担心儿子在幼儿不适应,决定在这一个月培养儿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岂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开始的几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饭时没吃饱就去玩,我好说他不听,就耐着性子说:“你现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顿饭再吃了,中间饿了可没有吃的。”可一会儿他饿了到处找吃的,我岂能让他轻易就吃了,跟他说刚才为什么不好好吃饭的事儿,他哪里听的进去,跟我抢吃的,还大哭,气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觉我觉得他翻来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厕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厕所他都打着挺的不尿,又哭又闹,放到床上转脸就尿了。强压怒火的给他换衣服,换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几下。下楼进电梯非得他自己按1层,别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要是我们着急硬抱着他上去,他就哭,惊天动地的,跟他讲道理他完全听不进去,全电梯人都听着他哭、看着我这个失败的妈妈拿他束手无策。

  在此期间我看了好几本育儿的书,见到孩子的家长就跟他们交流,也尝试了书里和别的家长介绍的各种方法,但对于别的孩子有效的办法对然然却没用。别的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比然然懂事儿、听话。原来天使一样的儿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笨、这么傻、这么不可理喻了?我又气又急,心情特别差。老公劝我孩子成长总得有个过程,不能太急躁,我一天到晚对然然横眉立目的,然然的心情都不好了,原来一天到晚都在笑,现在动不动就哭。我一方面觉得老公只知忙工作,不知管孩子,对他很是不满,另一方面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对待儿子的态度也转变一些,不再那么跟他较劲了,但心里的焦虑却丝毫没有减少,而是随着入园的临近与日俱增。

  不出所料儿子幼儿园的适应过程非常艰难,是班里哭得最厉害的两个孩子之一。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现在想起来眼泪都止不住的往下流。好在然然的幼儿园非常好,管理规范,班里的老师们都很有爱心,不仅对然然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还经常提醒我不要焦虑,要放松心态,然然其实是很棒的,让我非常的感动与感激。

  接下来的日子是比较平静的,我调整了心态,坦然的接受了然然的种种缺点与不足,尽量创造环境锻炼他的能力。我又重新看了一些育儿的书,发现书里的办法其实是作者们在育儿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适合她们的孩子或是跟她们的孩子有共同之处的一类孩子的,我可以借鉴一些,而然然的独特教育方法还需要我在教育然然的过程中去摸索、去总结。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者们的育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相当的心血。付出才会有回报。

  现在儿子四岁多了,换了一个心态去看儿子,发现调皮逆反的他也是那么的可爱。我不再去想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他、爱他、教育他

  放松心态,顺其自然,育儿和孩子成长的道路才会变得辛苦而美好。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在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同学因为考的分数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待遇。在第一次考试中,甲同学获得满分,因而获得母亲表扬,乙同学因为没有及格,而被甩了巴掌。第二次考试中,甲同学考了98分,而被父母批评被甩了巴掌。乙同学考了61分,进步了,及格了,因而获得了家长的表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弊端。首先,就甲同学来说,100分与98分相差两分,分数差距很小,并不能由此推断出甲同学退步了,甲同学仍旧处于优秀同学的行列。但在其父母眼中,甲同学退步了,因而给予了他巴掌和批评。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造成甲同学的受挫,一蹶不振。或者心理扭曲,为得一百分不择手段。这是这种教育观的不合理之处。其次,就乙同学而言,他的成绩进步了,虽然只进步了六分,但足以跨越档次,让他从不及格变成及格。父母对其采取的鼓励表扬的方式,鼓舞了乙同学的信心,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长久的影响,乙同学很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这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可取之处,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漫画中的这种家庭教育观有其弊端,也有可取之处。究其原因,与我国的教育的教育现状有着很大的联系,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其中的弊端我们要结合教育法规,教育现状不断改进,争取使其更加完善。对于其中的可取之处,我们要继承发扬。教育问题关乎祖国接班人的优劣,是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大事,应该予以重视。

  近日,重庆3年级小学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机》引发网友热议。文中写道:“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20xx年11月17日《新华日报》)

  正当网友还在热议“最催泪作文”《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时,这篇感动许多人的作文又添了个姊妹篇,重庆3年级小学生小希写了篇被称为“最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这两篇令无数人泪奔、心酸的作文之所以被刷爆,暴露了当下许多家庭亲子教育的缺失,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常言说,童言无忌。“最催泪作文”说的是,小作者三年来一个人烧饭、一个人吃,爸妈总在单位吃,每天很晚才回家,孩子唯一的心愿是希望能跟爸妈一起吃顿饭。“最心酸作文”说的是,小作者的爸爸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叫爸爸一起看书、玩、画画,可爸爸没听见,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这两篇出自不同地区、不同孩子之手,被网友冠以“最心酸”、“最催泪” 的作文,从不同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一个家庭是因为工作忙,忽视了陪孩子吃饭;一个家庭是因为家长迷恋手机,导致与孩子缺少交流。殊不知,家庭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家事”,更是一个国家的.“国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不是父母不陪孩子的理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需要父母陪伴就像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沐浴一样,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会造成亲情上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可惜大多数家庭都未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忙起来就将家庭教育置之脑后。就拿陪伴孩子吃饭来说吧,不仅能改变孩子的未来,还会改变亲子关系,已成为中外学者的研究共识。据美国CASA研究表明,家庭就餐次数多的孩子比家庭就餐少的孩子获得高分的比例多2倍,青少年失足的比例比少就餐的低1/2。每周同家人一起吃饭不到3次的孩子中,成绩差的占20%,而经常在家吃饭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9%。因此,我们工作再忙,也要挤点时间,创造更多的陪伴孩子吃吃饭等进行亲子教育的机会,让孩子感受人间真情,尽情地享受家庭的温馨。

  对于“最心酸作文”中提到的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的玩手机爸爸,生活可谓随处可见,仿佛离了手机生活就无从适从,生活就黯然失色。小学生小希的作文,不仅尖锐地批评了沉迷手机的爸爸,也善意地提醒更多的家长要引以为戒,不要玩物丧志,戒掉不良生活习惯,自觉地给孩子做好样子;把陪伴孩子成长作为每天的必修课,留一定的亲子交流时间,听孩子讲述成长的烦恼,和孩子做朋友,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也是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亲情是教育之本,是最具穿透力、感染力的家庭教育。笔者真诚地期待,家长们都能主动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让网友们热议的“最催泪作文”、 “最心酸作文”成为历史,从而催生更多的“最浪漫”、“最温暖”的作文,结出家庭教育的“最温馨亲子”之果。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每当别人提起家庭教育的时候,,我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们依靠的是处罚还是纪律?

  对于许多人来说,上面所说的两个词意思相同。但是我们在此应该细细思量一下。我不是就语义进行争论,而是想提出一个观点的改变。

  所谓处罚,是一个人遭遇到的事情,而纪律,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建立的东西。

  纪律是一种品质,是一个人心底培养发展起来的东西。一个有纪律的人,在内心具备了作出正确抉择的刚毅、勇气与耐力,能够克服困难,完成需要做的事情。

  纪律并不是在儿童身上天生的。生下来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不可以从其他孩子那儿拿走玩具、在墙壁上乱画、大人说不买超级弹脆糖时他们不该在杂货店货廊里乱动乱拿。作为孩子,他们对冲动的控制是极其有限的,对社交礼仪的掌握是薄弱易碎的,但是这种能力是逐步递增的、发展的,孩子可以学习。

  回想一下,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两臂乱舞,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婴儿形成了足够的自我控制,一切动作,皆有目的。类似地,需要时间让一个学龄前儿 童从任性而为形成能力克制自我、三思而行。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情况,自我控制与纪律是学到的行为。如同如何学会一种技能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错,有反复。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教导孩子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孩子努力学习骑自行车时,我们往往额外花费一些时间,解释清楚这个过程中的种种情况,耐心指导度过整个阶段。

  我们教社交技能也是同样的方法:给予额外的支持与训练,解释、指导,直到这个技能成为他们的第二本能。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交结朋友,掌握新的技能都需要花费时间,多次无果的努力,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与成功相遇。

  只有当我们记住小孩子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时,记住他们的行为有一个发展的方面(不仅仅止于此)时,我们才能较为容易地后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观点。有洞察力的耐心,事实上,是提升了的理解力和恰当的期望值的副产品。

  有人说一个孩子“需要学会纪律”时,其所指的意思是这个孩子似乎缺乏内在的纪律。但是你不可能在一件事上就把纪律加到他头上,这个短语的意义似乎涉及到一个更加有争议的意味:“这个孩子需要接受惩戒。”

  惩戒是轻易就可以付诸实践的事情。惩戒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其目的仅仅是让一个经历不愉快。正如一个儿童看护中心的主任在讨论中与我同持的观点一样: “惩戒伤害人。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其目的就是伤害这个孩子。”她意识到惩戒这种方法不能真正激发纪律。一个小孩子通常很少会看到自己行为与成人充满伤害的反应之间的联系。孩子的行为与惩戒之间的联系变得错综复杂、扭曲。

  纪律、自制来自于对选择与其结果之间的理解,而非强制、惩罚和苦痛。

  让你的重点落在指导孩子形成真正的纪律自制上来。纪律自制不是通过金钱可购买、贿赂的转瞬即逝的良好行为;它需要长期的工作。它要求努力、时间、父母在场指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而非仅仅给予惩罚。

  当重点落在惩罚上,把它作为对不恰当行为的反应时,我们只是教育孩子“使坏”时“不要被捉”。当我们选择了积极主动的纪律自制时,我们教会了孩子明辨是非、决断担当。我们不是试图控制孩子,我们教会了他们自我控制。我们不是出于愤怒管理他们,而是出于仁爱指导他们。

  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生气。毕竟,父母也是人,孩子耍性子,把满满一罐橘子汁溅洒到地上时,我们也会生气。可是,我们的反应出于愤怒时-——大嚷大叫,摔东西,使出成人的性子时——创造真正的纪律自制的教育时机被遗弃了。

  当我们在内心能够找到足够的纪律自制、利用这些教育时机时,我们也会有更多机会指导孩子形成纪律自制。才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这些道理,我们作为家长能深切地领悟到,但是具体到某些环节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小孩难免要犯错,如果我们像对待成人般的严厉斥责,他一定会感到畏惧,他毕竟是个孩子,是个未成年人。这是给他一些宽容,也许会给他带来一份轻松,反而会让他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看到校门口没多远有个玩具店,就和几个同学进去逛了一下,看到了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玩具,但苦于价格太贵就扫兴地离去了。自己回了家还在想那个玩具,怕跟我们家长说,怕我们不同意,于是就起了不良动机,拿了家里的十二元钱私自把那个玩具买了下来。后来被我们发现了,就质问他。起初他不敢承认,耐不住我们的苦苦询问,他终于说出了真相。我们家长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绝不能纵容、绝不能够让他养成这个不良习惯。但是我们知道不能够棒棍教育,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尊,有自己的人格、有感情,像父母一样也需要尊严。于是我就讲道理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不好的行为,如果不禁止这种行为,长期下去会是怎样一个后果,会对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最后他懂了,我们也安心了。

  打那之后,他从来没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有意识地让他既能听到正面肯定,也能听到反面的批评,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每个孩子从小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我们往往都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但却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都是以为考试考好了,带他去吃肯德基,去逛公园,买些玩具来满足他奖励他,但这样远远不够,这样做往往只能取得反面效果,而不能达到真正意图,反而会增强孩子的虚荣心。作为家长,我们深深意会到,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而且要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引领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尤为重要。其实,孩子就是父母的回音,你粗它粗,你柔它柔。孩子更像娇嫩的花朵,需要父母给它阳光、空气和雨露,而父母的关爱、体贴和理解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孩子的家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家长应该竭尽全力的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能够茁壮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样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我很不赞同。

  孩子读书到底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将来投身于社会能够立足罢了。那你没有能力咋混呢?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需求。首先,应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汲取经验。但也得读好书,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不能读“傻”书,要将从书本中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这些都是互相循环的,相辅相成。从劳动中,体会快乐和乐趣。现在在我们的中国家长就是太过于重视学习和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轻视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溺爱不等于爱。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样父母的爱就都献给了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过分地疼爱。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块小石头拌拉一下,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桩,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国家长。当这个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会百般呵护地说:“我的小宝贝儿,没事吧,疼吧?”有些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全面调查一下。这是不是离谱了些,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

  这不是爱,是溺爱!

  这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终全面的依赖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为一颗小苗,那不经风雨怎能在这多面的社会圈子中,茁壮成长。

  我感觉还是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要抓住学习。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再会很轻松。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长大了才能让父母少操点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把所有事情都包下来,那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缺陷。像这样惯养他们,长大了只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我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可我的父母从来就严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务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养。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为自己做饭,时间长了我也便学会了。甚至还能为大家露一手瞧瞧。劳动并不难,不知你愿否?

  在激励斗争的社会中,有许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与勇气和他们竞争。能力在于培养。在一次次失败和成功之间积累经验,这样你才会越走越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断磨练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