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关于班主任的自我评价(通用六篇)
2023-08-06 06:05:46最新班主任自我评价范文(精选五篇)
2023-08-01 12:56:04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自我评价怎么写
2023-08-15 07:26:11老师转正自我评价(精选8篇)
2023-08-03 05:54:04100字的优秀简历自我评价范文
2023-08-18 17:53:52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范例
2023-08-09 16:49:53求职简历自我评价集合十五篇)
2023-08-15 14:18:31关于班主任的自我评价(通用六篇)
2023-08-06 06:05:46关于励志人生的格言警句50例
2023-08-15 05:39:10励志歌曲推荐:淋雨一直走
2023-08-10 23:36:41关于天山牧场的导游词
2023-08-12 21:41:25
考察对象自我评价范文
考察对象自我评价范文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四章的规定,在干部考察工作过程中,同考察对象面谈是一个重要方法。但是,长期以来,对同考察对象面谈这一考察方法(以下简称面谈考察)的运用,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组织部门干部考察工作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和改进面谈考察工作,提高干部考察工作水平,必须充分认识面谈考察的特征,准确把握当前面谈考察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把握面谈考察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努力提高考察人员的素质。
一、面谈考察的内涵、特征及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作用
面谈考察不是考察人员简单地与考察对象面对面谈话,也不是完全凭经验和阅历就能洞察考察对象一切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相面”。它是通过考察人员精心设计,有着科学合理的面谈内容和组织形式,是考察工作者同考察对象在特定或非特定场景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谈话,以观察和了解考察对象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一种干部考察方法。
这里说的“特定场景”,是由考察人员安排的一个相对固定、独立而正规的场合和环境,一般只有考察人员和考察对象在场,由考察人员提问,考察对象作答;“非特定场景”是相对特定场景而言的场合和环境,不单有考察人员和考察对象在场,还有其他相关人员在场,这个环境一般相对宽松,考察人员与考察对象之间交流和沟通相对随意。这种特定或非特定场景使面谈与日常的观察、平时与干部闲谈式的聊天区别开来。面对面的交流、谈话的双向沟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谈“问”、 “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使面谈与个别访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等考察方法也区别开来。
面谈考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一是面谈考察的目标,是指通过面谈考察希望实现的结果,具体来说指考察人员希望运用这一考察方法掌握的考察对象的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二是面谈考察的主体,是指进行面谈的考察人员和考察对象。在进行面谈考察时,一般由一名考察人员为主提问,其他考察人员辅助提问,由考察对象有针对性地作答。三是面谈考察的内容,是指考察者与考察对象当面交谈的话题。这种话题需要针对考察者希望掌握的情况及与拟任职位对考察对象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特定场景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非特定场景下,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四是面谈考察的方式,是指面谈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的面谈方式对考察对象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同。
面谈考察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面谈主体地位具有非对称性。面谈中的双方都非常明确谈话的最终目的,而谈话的一方是考察人员,对面谈的结果具有决定权,另一方是考察对象,只有发言权,双方的地位是明显不对称的。这就使面谈考察和个别谈话区别开来。在面谈考察中提供情况者则是考察对象本人,自身的德才表现的评判基本掌控在考察人员手中,这种非对称性加剧了谈话的`紧张感,有利于模拟一种面试的氛围,让考察者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考察对象本人做出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二是面谈考察内容具有灵活性。面谈的具体话题,是由考察者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有选择地灵活提出问题,往往在似乎漫无目的的闲谈中考察了解考察对象。这就使面谈考察与正式的公选面试区别开来。从而使程序相对简单,情境相对随和,沟通相对容易,反映的情况也相对真实。三是面谈考察手段具有主动性。同考察对象面谈,可以谈话,可以提问,可以观察,眼、耳、嘴、脑并用,一句话,就是可以相对主动地调动多种手段进行考察了解,相对主动地了解想要了解的问题。四是面谈考察具有直接互动性。这是面谈考察的最大特点。面谈考察将考察工作中的两大主体安排到了一起,双方直接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信息的不断发送和接收,直接地获取考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在面谈考察中,通过考察可以形成对考察对象的直接主观印象或者直觉,获得相对完整的考察印象,这种直觉对我们了解事实真相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面谈考察方法是个别谈话等其他考察方法的有益补充,是考察工作的进一步延伸。面谈考察可以考察到个别谈话等其他考察手段难以考察到的内容,发挥其他考察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面谈考察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考察对象泛泛面谈,面谈考察易流于形式,走过场。一是简单地询问其工作职责、基本情况或身体状况;二是同考察对象聊天气气候、社会传闻、趣闻逸事等不着边际的话题。三是把考察组通过个别访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后得到的总体印象抽象概括地向考察对象进行单向的反馈。上述种种面谈,虽然考察组走了程序,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浮于表面,走的是过场,因此无法了解到考察组需要掌握了解的情况,或者了解到的情况价值意义不大。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考察人员对同考察对象面谈的意义认识不够,而在于其受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局限,因而不知、不善、不能同考察对象作深入的面谈;以走程序的心态和态度来对待考察对象面谈,有意无意地影响了这一方法的作用发挥,从而影响了考察工作的质量。
(二)同考察对象见见面,以交代其撰写自我总结替代面谈考察。由于考察工作任务繁重,考察者要广泛接触群众,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求考察对象写份工作总结,提供有关情况,以备撰写考察材料时使用。在干部个人总结缺乏足够透明度的情况下,有的干部对自身工作评价失当,不恰当地反映自己的成绩,模糊本人与他人所做工作的区别,实行“成果共享”。在考察不充分时,容易依据干部的个人总结作为考察干部的材料,从而造成考察材料(结论)失真。
(三)主动放弃使用与考察对象面谈这一考察方法。原因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是担心引发群众猜疑。考察组与考察对象在考察接触时存在着某种忌讳,担心让群众看到了,在群众中造成考察组成员与考察对象关系不正常的错觉,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嫌疑和影响。二是担心泄密。因为在个别访谈时,群众反映的情况应当保密,考察人员担心自己在提问时“走火”,成为考察对象打探秘密的目标。为了不泄密,倒不如主动回避的好。同时考察对象也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三是对考察对象本人不是充分信任。俗话说:“鼻子下面一条口,人人都说自己好”。考察人员认为考察对象介绍的情况不太可信,还是周围群众说的真实可靠。四是认为没有必要或嫌麻烦。认为通过个别访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考察对象已了解得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同考察对象面谈。这样,简单地放弃同考察对象面谈这一环节,实质上就剥夺了考察对象自我介绍,甚至自我澄清有关事实的机会。
三、面谈考察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准确设定面谈目标和内容。这是做好面谈考察的前提。干部考察的目的应当是全面考察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情况,为准确评价与合理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一般来说,面谈考察主要侧重于了解考察对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1、仪表气质。指考察对象的体型、外貌、气质、衣着、行为举止、精神状态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的人,一般具有做事有规律、注意自我约束、责任心强等特征。2、专业知识。了解考察对象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专业知识是否符合拟任职位的要求。3、口头表达能力。面谈中考察对象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考察对象口头表达能力最为直观的反映。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4、综合分析能力。面谈中考察对象是否能对考察人员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抓住本质,并且说理透彻、分析中肯、条理清晰,能直接印证个别访谈对象反映的情况是否客观真实。5、态度和自我认知。主要了解考察对象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评价以及对个人职务升迁的态度。制定面谈考察目标必须根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了解考察对象的领导水平;必须根据拟任职务(职位)的特点和要求,了解考察对象对拟任职位业务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要注意与考察对象展开深度访谈,让考察对象充分展示自我,从而达到个别访谈、民主测评侧重民意,面谈考察侧重了解考察对象自身素质的目的。那么,怎样根据面谈目标来确定面谈内容呢?面谈内容是为面谈目标服务的。在整个面谈的过程中,看上去是考察人员与考察对象面谈,实则考察人员在通过面谈了解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因此在设计面谈内容时要尽量增强内容的针对性、重点性。要根据考察前或通过个别谈话等考察中掌握的情况,对有关似是而非甚至有争议的内容,通过同考察对象面谈,听取考察对象本人的意见,进行甄别澄清是非,了解真相,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干部的是非功过。要根据职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按照“以事择人,以岗定人,察用一体”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面谈内容,加以具体化,条理化。要根据成年人的特点科学设计话题,注重考察能力,谈话尽可能与现实工作挂钩,突出了解考察对象的实际工作能力。话题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启发性,便于考察对象理论水平、思维深度、文字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充分展现。这就要求考察人员在考察前应对考察对象的背景资料、所从事工作的职责任务、拟任职务对考察对象的要求有准确的把握,最好是在面谈前列好一个大体的面谈提纲,使其在面谈时思路清晰,并且避免遗漏应该了解的内容。
(二)合理选择面谈考察的方式。这是做好面谈考察工作的基础。面谈考察方式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面谈考察的成效。面谈考察有以下几种方式:根据面谈考察开展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考察开始时面谈和考察结束时面谈。考察开始时面谈适用于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基本熟悉,或者已收到考察对象举报材料,同时考察时间较紧的情况。考察结束时面谈适用于对考察对象现实表现情况不熟悉的情形,这是在所有面谈考察中运用最多的方式。在考察结束时,对通过运用各种考察方法了解的情况进行梳理,找准需要通过面谈考察进一步掌握的问题,从而得出对考察对象全面的、综合的印象。根据面谈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专题面谈和开放式面谈。专题面谈适用于对考察对象情况基本清楚,只有个别问题尚不了解或心存疑惑的情况。这种面谈的优势在于针对性强,对需要了解的情况作深入透彻的考察。开放式面谈就是只要能够达到面谈的目标,面谈的话题或内容不拘泥于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根据需要考察者可以相对随意地进行选择。根据考察场景不同,可分为正规地点面谈、实地面谈和餐桌面谈。
(三)科学分析归纳面谈考察中所获得的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做好面谈考察工作的关键。考察人员通过面谈考察和个别访谈等其他考察方法,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以后,还要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获得的大量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科学的考察结论。在面谈考察中,考察人员大体的工作流程是:向考察对象提出有关问题、听取考察对象的陈述、观察考察对象的行为举止、仪表气质→分析、提炼出考察人员需要掌握的考察对象的关键事件、关键行为及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归纳、概括出考察对象现已具备的某方面的能力素质→综合考察对象所具备的整体能力素质,作出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对照拟任职位的要求作出考察对象是否适合任职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对考察人员的工作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善“问”,要讲究提问的方式方法。二是要善“听”和能“察”。考察人员要练就一双“顺风耳”和“千里眼”,可以听出 “弦外之音”,可以察出“秋之细毫”,将需要了解的考察对象的情况尽取囊中。三是要善“析”。考察人员要对通过面谈考察所掌握的考察对象的情况,提炼出干部所从事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和在关键事件中的关键行为,定性分析要客观,定量分析要适度,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干部的本质特征。四是要善“判”。考察人员必须对考察中取得的素材进行全面深入地辩证分析,对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及是否合乎拟任职位的要求作出不是简单肤浅而是深刻全面,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唯物辨证的综合判断。
四、干部考察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刘劭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善二流之美。尽有皆流,则亦能兼达众才。”干部考察人员的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直接影响面谈考察的效果。要做好面谈考察工作,对考察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良好的个人品格与修养。考察人员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代表着组织,代表着一种组织文化特征,从他们身上可以反映出组织的风范。考察人员必须给人以正直、公道正派和良好修养的感觉,使每位考察对象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感受到彼此的价值。
(二)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习惯于以自我为标准去评价人。作为考察人员,如果不能够对自我有一个健全、准确的认识,就无法准确地评价他人。
(三)善于把握人际关系。面谈考察的过程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在与考察对象的交流中,应该善于利用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和自身对人际关系的敏锐感知去判断考察对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较为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面谈考察结束后对考察对象的评价总体来说是一个非量化评价的过程,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考察人员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借助于工作经验的直觉判断往往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考察对象的特征。同时,较为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也是提高和掌握考察技能的保障条件之一。
(五)能公正、客观地评价考察对象。干部考察的目的是为组织挑选所需要的领导人才。故而不可因个人的好恶,或者凭考察人员的外表、习惯、家庭背景等非评价因素影响评价的结果。公正、客观的评价意味着能以独立第三者的角度去评价考察对象的品德、素质、能力。考察人员能否做到公正、客观将决定考察的有效度和可信度。
(六)掌握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组织状况及职位要求。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一定了解是考察人员与考察对象相互沟通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对与考察对象工作相关专业知识不甚了解的考察人员,能与考察对象进行深入的交谈。干部考察人员的知识、文化、专业结构合理,是确保考察质量的重要条件。对组织状况的整体要求和拟任职位的具体要求的把握,也是对考察人员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面谈考察中有的放矢地去了解拟任人选是否合乎组织的需要和拟任职位的要求,做到于整体能够相得益彰,于个体能够人岗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