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作文

央视《榜样6》观后感(十四篇))

2023-08-05 09:44:36 高考在线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榜样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以行动人,以行感人。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引导,榜样的力量可以穿越岁月,光照未来。它是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它是镜子,衡量你的言行;它是资源,凝聚着力量。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业都有着榜样,榜样的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念,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国家发展需要榜样。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榜样的支撑。每一个行业都有榜样,榜样不分高低贵贱。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他们带给一个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力量。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不断向前进,激发国家不断发展。榜样所带来的力量对国家发展、长治久安起的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社会进步需要榜样。社会不断进步,榜样所带来的正能量功不可没。榜样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悄无声息的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散发的气息让人振奋。潜移默化间感动着大众,这种力量鼓舞着大众。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身边一群人。践行着*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个人提升需要榜样。提升个人道德,榜样在某些问题上感动着大众,改变大众的观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例如来人跌倒扶不扶,大众是害怕的,不敢扶的。但是有人做出表率以后,以行动人,以行感人。一个好人做一件好事,所产生的效应绝不仅仅限于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会因感人之举而产生感动之情,因感动之情而产生感恩之念,因感恩之念而产生感染之力,好人精神便从一个人扩展到一群人、从一件好事扩散为件件好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在一件件小事中改变着大众,影响着大众,感染着大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个人提升的动力。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2】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当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轻的资本当成挥霍的本钱。在学习上敷于表面,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不能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迟到早退,工作期间玩游戏、逛淘宝、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有甚者把学校里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回家里让父母帮忙洗。以上这些年轻人正是缺少对优秀榜样的学习和认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设美丽强国的使命担当?《榜样》无疑是激励青年人奋进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这些“榜样”成为青年一代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拓创新,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李万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学习;扎根深山,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继承;甘为带路人,让党员有个流动的家,苗振水的情怀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让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镜子”,放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小康社会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用榜样的力量为青年“护航”,让更多青年投身*建设,以“工匠精神”干好岗位工作,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3】

黄大发,男,1935年1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坚守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无论是在村干部任上,还是离任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村里缺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群众期盼什么,他就谋划推动什么。村里通水后,他又先后组织了通电工程、通路工程,彻底改变了村民用电和出行问题。他说: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在黄大发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有机稻米、有机高粱,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养殖肉牛、生态猪、蜜蜂等,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底,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4】

“我的肉体生命在其(去)哪一天,就干其(去)哪一天。不骄傲,不自满,再多的困难我都不怕。只要人民能得到好处,我愿意用命来换……”

《榜样6》录制现场,一个并不算高大的的身影,在初心台前宣读着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声如洪钟,铿锵有力。

即便操着一口不易懂的贵州话,现场的每一个人还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他便是用36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9400米“救命渠”的黄大发。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时代楷模”,是“感动中国人物”,是“最美奋斗者”……

而在这些闪耀的荣誉之下,他也是——

团结村的老支书,永远的共产党员,以及,一位可爱的“80后”。

走路两步并作一步、上台阶小跑着……如果无人告知,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的老人家已经86岁。

“老支书修渠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了。”同行的团结村村民说——他们都是黄大发看着长大的,两位稍年长一些的村民还曾跟着黄大发一起参与修渠工作。

即便已经卸任村支书近17年,大家也依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支书”,因为他带领着村民们一步步走出了曾经贫穷、困顿的生活,让村民们过上了有白米饭吃、有水喝的日子。

现在的团结村,彼时的草王坝,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群众一年到头吃苞谷饭。”黄大发这样说道。

草王坝属于喀斯特地貌,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刚一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很难留存。村民经常要走两三公里才能找到一个河沟,来回走两个小时挑水吃。

“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也是他们日日夜夜的期盼。

1995年,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竣工。

这条由黄大发带头开凿的、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跨过了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不仅解决了数百户村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还满足了田地灌溉用水等,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渠修好后,黄大发又带着村民们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此后,即便遭遇旱情,有“大发渠”的滋润,村里的水稻也能保证丰收,彻底实现了“旱涝保收”。近些年,随着产业发展,更是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天渠大米”。

“1996年通电,2008年通路,现在我们家乡正在修高速路,明年就完成了!”黄大发骄傲地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欣慰——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5】

“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不要为自己着想,要为人民着想。”

“做每一行事我们都要带头。”

“我们作为一个党员的话,就是要多做事,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一件事没做,就没得意思。”

……

这是记者问到黄大发对青年党员有什么寄语时,黄大发提到的。

而实际上,这也是这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践行着的初心与担当。

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大发渠”的开凿可谓困难重重。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前后两次动工,跨越整整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靠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干出来让老百姓看到”的劲儿。

1958年,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这是黄大发当时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在村民看来无异痴人说梦,但黄大发心里却有底:“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火热进行,黄大发备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草王坝的“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我们修的渠一开始也准备叫‘红旗渠’。”一位村民笑着说。

不过草王坝的“红旗渠”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个时候不懂技术,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睛瞄;没得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锤子钢钎靠蛮力凿,进度特别慢,洪水一来,沟渠被冲得稀巴烂……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

“我当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们党员必须遇事坚定,不能动摇,渠总有一天要修成功。”黄大发并没有就此被吓倒。

1992年春天,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因为有上次的失败,村民们对这个修了十几年都没修通的水渠还是持怀疑态度,黄大发坚定地回应:“我是党员,我是拿生命去换水,我用我的党籍来保证。”

修渠开始后,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那会儿我们就跟着老支书,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手脚都磨出了血泡。”“遇到一些危险陡峭的地方,老支书自己绑着绳子就去干了……”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如今的“大发渠”已是热门景点,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黄大发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接待我们的游客,能讲一下我们修渠的故事,讲一些共产党人的精神。我很高兴啊!”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6】

“这个是杜富佳,杜富国的姐姐,现在在贵阳。”“这个是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她之前来采访过我”……在让记者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后,黄大发开始边翻手机里的通讯录,边向记者一一介绍。

“您记性真好!”“那是,我记性好得很!”看着记者震惊的眼神,黄大发有点“小傲娇”地说道。

生活中的黄大发,就如同邻家的老爷爷一般,真实、质朴、亲切、可爱。

“吃饭没得?不拍了不拍了,先坐下吃饭。”

“我不累,我不累,你们辛苦了。”

看到记者吃饭时候还在拿着照相机拍照,他会招呼记者赶紧入桌吃饭。

紧张录制之余,面对记者的询问,也一直表示状态良好。

交流过程中,黄大发会提出殷切期望,“要好好工作,精益求精”“要多传递好人好事,要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

也会叮嘱记者“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找朋友不要慌,要合适才行,要对你好”……如同家里的长辈,言谈间尽是关切。

聊到兴起时,甚至还老顽童般地跟记者比起了手劲。那双手握起来温暖、有力,手上的“一沟一壑”都是常年劳作、开渠垦地的见证。

《榜样6》录制结束的第二天,一行人就要返回贵州。临别的时候,黄大发反复向记者发出邀请:“一定要来看我,一定要来找我耍哈!”

我们一定会去看您的,看看您生于此长于此奋斗于此的团结村,走走凝结您毕生心血的“大发渠”,尝尝清冽的泉水和它孕育的“天渠大米”,最后,再听您跟我们讲讲共产党员的精气神!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7】

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8】

1992年春,引水工程终于开工,57岁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浩浩荡荡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现哑炮,黄大发准备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随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块刹时满天飞。万幸的是,碎石只击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

1993年,工程进行到异常险峻的擦耳岩,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险。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几名党员上到山顶,把绳子拴在大树上,再系到腰上,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寻找放炸药的合适位置。

“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先烈们拿身体去堵枪眼,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黄大发说。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里的孩子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从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

1995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线贯通,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村民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9】

“大发渠”通水后,黄大发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坡改梯”。村民徐国树记得,自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和徐国树一样,草王坝的村民从此吃饭不愁。

接下来,是修路、通电。黄大发每天带领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村民凑钱1万元。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

黄大发又商量着修学校。没有老师怎么办?黄大发要求村里几个上过中学的年轻人回来当代课老师,其中就包括他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彬权。拗不过父亲的黄彬权回村里教书,一干就是十几年。迄今,草王坝走出30多个大学生。

昔日的草王坝,如今已更名为团结村。近年来,在黄大发的精神感召下,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起中药材、有机稻米、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养起了肉牛、生态猪和蜜蜂,解决就业1100多人,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9年底,团结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

在团结村,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陆续入驻。预计2022年7月通车的仁遵高速在团结村设了下道口。届时,从遵义城区到团结村只需半小时车程,团结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0】

1959年初冬,黄大发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道:我要求入党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有着62年党龄,当了46年村干部、38年村支书的黄大发说。

如今,早已退休的他每天佩戴着闪亮的党徽,仍在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已成为团结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2018年,团结村建成“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黄大发的老屋成为党员政治生活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到这里聆听黄大发讲党课。同时,他也被邀请为各地领导干部讲党课。

“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黄大发说。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1】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 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十七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2】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3】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央视2021《榜样6》观后感【篇14】

她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她做到了!历尽种种磨难,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我也会向您一样,去敬畏那个讲台,敬畏那份为人师的事业。我们平凡的生命会因这样的敬畏与坚守而闪耀出光芒,带着这份初心,希望我们都能遇见的自己!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的成绩,我们更爱他们眼里有光彩,脸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样子。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伏案夜读专注学业的样子,我们更爱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止只爱他们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爱他们的明天和未来。

通过对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学习,让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这一生不变的初心来为你们筑梦未来,用一支粉笔写出我对自己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无悔,无愧,无憾!

今天,再次审视自我,才愈加清楚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过这长长的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走过我们党这艰苦卓绝,辉煌灿烂的一百年,才真的能体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历史使命的荣光,这才是我们一生要追寻,坚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们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讲台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们的脚下就是诗与远方;只要初心不忘,乡村教育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