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小暑节气的习俗及来历
2023-08-11 05:14:18中秋节的起源及传统食物
2023-08-15 01:35:05中秋节初中满分作文记叙文五篇
2023-08-14 04:22:53秋分节气的来历及养生食物
2023-08-15 20:11:15笨拙的父爱优秀初中作文五篇
2023-08-11 03:50:57父爱的心血满分作文五篇
2023-08-02 17:45:53父爱优雅初中优秀作文五篇
2023-08-05 07:09:30高考语文知识点与复习整理
2023-08-01 01:46:45份公务员行测复习南北朝乱世知识点
2023-08-11 02:35:19助力冬奥会的短句
2023-08-05 19:56:36初中学生家长会邀请函五篇
2023-08-11 16:35:54
清明节的风俗常识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1清明节的风俗常识及常识,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的习俗及小常识
1、修整墓地
扫墓扫墓,首要就是要清扫干净墓地,尤其是坟前和坟上植物,务必清除干净。这些植物长成气候的话非常不好,影响颇多。所谓阴宅风水很在意这些东西。
2、上香摆贡
宗教祭祀非常讲究,不同的祭祀对象又有不同的祭祀规格,比如:小三牲、生三牲、三牲、四牲、五牲、全牛、全猪羊、五齐、六齐、山珍、海味、三果、四果、五果、五子、五味碗、七味碗。
清明去扫墓祭祀祖先应该采用的规格是:全熟三牲。
全熟三牲是煮熟猪肉一份、鸡或鸭或鹅一只、鱼一条,陈列方式猪肉置于中间,鸡与鸭则置于猪肉两旁。
清明祭祀的果品除了: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这些有生养寓意的水果干果,一般来说都可以的。
这些贡品和水果干果的数目有的地方讲究单数,有的地方讲究“神三鬼四”,不一而同,按当地风俗来。
天地银行的那些东西在玄门看来和废纸没什么区别,多准备纸质的金元宝和金条、寒衣更好。
您要是觉得实在麻烦,简化的做法是准备:几副碗筷,酒,烟,茶,水果,蜡烛一对,荤素各三样,金元宝、寒衣。
3、供奉土地爷
祭奠先人之前,必须先祭祀祖先坟墓处的山神、土地,切记切记!
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护神,算是自己祖先的父母官。正如土地庙对联所说:
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
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
祭拜土地神只用在坟前找一块单独的空地,把祭品分出一些来,该摆的摆上,该烧的烧,心中诚心起念,感谢土地爷对祖先的恩典和荫庇就行了。
4、送别
祭祀完祖先别着急回家,在祖先坟边再单独找一片地方,给过路的那些烧一点祭品,或者奉上点水饭。有些逝者已断香火,后世无人,没有人给他们“送温暖”。您此举是心中有善,必得善报。
祭奠完先人切莫直接回家,祭祀后晒太阳,清理鞋底,不要带走脏东西。去人多热闹的地方转一转,比如商场之类的地方,也可以全家去餐馆吃顿饭,热闹热闹再说。
老年间的规矩是清明扫墓完就去城隍庙,拜城皇爷,然后直接就去逛庙前面的庙会,总之人多的地方走走后再回家!
清明节祭祀常识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二、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各地有所差异。
三、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五、扫墓的方法。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从风水的角度来讲,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六、扫墓的目的。是慰藉祖灵,因此要虔诚奉拜。就如在阳间,会亲友一样,要以怀念心,亲切感来相会,若非出自内心尊敬,反而不好,况且扫墓也是祈求先灵庇佑的方法。扫墓时准备花、香、烛、扫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清洗墓石。整个墓地打扫后参拜、点烛、上香、敬果、献花等,供全物品参拜后大家一起与先灵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带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发生腐烂、生虫等引起卫生问题,参拜上香后合掌,表示先灵与吾心合一,慰藉先灵早日往生西方,感谢庇佑子孙平安。要求保护往后子孙之幸福。
七、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均有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八、时间的限制。黑暗时墓地有很多无缘灵、浮游灵容易凭依,因此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扫墓,晚间阴气重,无缘灵、浮游灵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灵障。因为公共墓地广阔,而且无子孙扫墓的墓地很多,因此这些无主之灵变成无缘灵、浮游灵凭依人身,而最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在已午未时为最恰当时间,此时阳光充足,阳气最重。之后,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九、身在国外,清明节如何拜祖先。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十、扫墓的当日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额头。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十一、清明节为何少走夜路。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十二、扫墓之前怎么吃?如何穿?扫墓之前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
清明节的踏青习俗
清明,是个踏青的好季节。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节,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踏青郊游和与之相关的各种节日游戏活动的记载。说起在寒食节形成这种踏青郊游的习俗,实在是合情合理。
试想在那个春光明媚的节气里,一扫寒冬带来的凉意,万物复苏,芳草青青,怎能不让那些在郊外祭扫完先人墓碑的人们流连徘徊?加之唐时寒食节是有“休假”规定的,这样一个又有充裕时间,又有合适场所、节气的出游机会,相信人们自然不会虚度吧。可随着这种扫墓完毕就在郊外踏青的行为在全国的蔓延,唐王朝开始担心那些人将扫墓看淡转而趋向于出外游玩,这显然与最初引入这个节俗不符。于是,唐王朝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扫墓时游玩作乐,在此举几个例子,比如白居易在《和春深》这首寒食诗中就曾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荡秋千、踢球、开怀畅饮,诗中为我们呈现出如此欢乐喜气热闹的景象,这又在哪点上能合了李唐王朝颁布的“不得作乐”的规定呢?换言之,放达的唐朝人的生活又怎能受到一纸条文的制约呢?张籍在《寒食书事二首》中云:“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舞爱双飞蝶,歌闻数裹鸢。”孟郊的徕食》诗中也写道:“一日踏青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看来个性张扬的唐人,在寒食节到了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时,是绝对不会放过娱乐畅快的大好时机的。
宋代每遇寒食、清明,市民常常倾城而出,典籍记载汁京“四野如市”,真是一派壮观奇景,真有些元宵节花市、灯市的味道。“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春游最盛。”游人“至暮不绝”,“贵游巨室,皆争出游,谓之‘探春’。”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样一个热闹的节日里,等级制度也变得不那么森严,试想在人山人海中哪还能分得清贫贱富贵,又有谁会在意平日里那高高在上的“贵游巨室”呢,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啊!宋代诗人吴佳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鸢。”正是对这景象的极佳概括啊!
和踏青相关,清明还出现了戴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百戏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唐人曹松在《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校书郊外闲游》一诗中写道:“寒节钟陵香骑随,同年相命楚江循。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银瓶冷酒皆倾尽,半卧垂杨自不知。”可见戴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拔河、斗鸡、百戏表演等节日文化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