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金刚经》的地位和价值

2023-08-01 21:14:59 高考在线

《金刚经》的地位和价值

  《金刚经》是人类的智慧经典,在引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如何更好地生存生活。以下是《金刚经》的地位和价值,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殊胜地位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大体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是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会涉及的一部佛典,尤其是禅宗的必读经典。

  禅宗六祖慧能据传也是因为出家前偶闻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语句而当下顿悟出家,毛泽东讲话和文章中也曾借用其中“如来说……即非……是名……”句式。由于其关涉智慧,所以不管在家出家、学不学佛、修不修行,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特别看重该经典。

  初学者可通过《金刚经》了解佛法的空性和慈悲精神,体会佛法的广博,深入领悟能让自己解开很多的心结,明了透彻的自性真谛,是不错的佛法入门经文。

  二、说法缘起

  公元前494年间,佛陀释迦牟尼在古印度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应弟子须菩提长老的请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开示的对话纪录。

  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主张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空性的境地。

  三、读诵功德

  经常诵读金刚经能清静心绪,清除恶念杂念,安神宁思,消除业障,长期坚持听诵还能治愈抑郁症,绝非妄言。

  四、证悟与行愿

  愚以为学佛有两大过程:证与行,证悟空性,然后行菩萨行,证悟空性是自解脱是自度,如果不发大乘菩提心,不行大乘菩萨行,仍然是不可能成佛的,只停留在小乘。

  在佛陀的眼里,专修小乘者,如果不能回小向大,那至多是成就声闻乘的钝根阿罗汉而已。如果能回小向大,那就由声闻乘而转向菩萨乘即大乘,最终必定成佛。

  证悟难,但菩萨行更难,更需要恒心毅力,更能检验是否去除人我执和法我执呢,对法界的益处也更大。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证悟空性不重要,其实证悟空性是菩萨行的基础,究竟彻底的菩萨行离不开究竟彻底的空性证悟,这也是为什么在《金刚经》中佛陀反复讲解空性的缘由。

  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证悟空性上,如果只是发证悟空性的心,那就是只着眼于自己,只着眼于自我的解脱,只着眼于小我的解脱,也因此不能真正地解脱。这与究竟成佛相比,无异于以地比天,佛法的价值就太小了。

  《金刚经》着重讲述“空”的智慧,可以说是为我们释义佛法最基础也是最上乘的“空性”法相,打好菩萨行的基础,扬起成佛渡往彼岸的船帆,以此足以明了《金刚经》的历史地位和崇高价值!

  五、经典佛语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核心奥义

  对金刚经稍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金刚经中有个核心的观念(现在称为“中心思想”“主题思想”“题旨”“主调”),这一点不难发现,不需要师父、专家特别特别指出来。因为这个核心观念以几乎重复的语句在经中出现了两次,并因此把经文分成上下两篇。故而要讲解金刚经的,一般都不会绕过这段关键的话去。但我读到的讲解都令人惊异莫名。其中一个原因,我们读的金刚经是汉译文本,而且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三位译经大师反复考订、译过,他们不通晓其义,怎么能译,怎么译得信达雅?但我读到的讲解,头头是道,却对一些影响到对经文本意的理解的概念含混过去了,对为什么“重复”这样的问题更是视若罔闻。

  先看鸠摩罗什译本中这两段经文: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段经文在一种分章本的《善现启请分二》《大乘正宗分第三》。以下简称“降心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这段经文见《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以下简称“生心分”。

  全经共三十二“分”,第十七分正是下半部分首章。

  这“降心分”与“生心分”的文句是否十分相似?为什么重复,如果不是重复,这样分述有什么深刻涵义?

  下面我来阐述一下多年反复琢磨的摸象之见。

  “降心分”中针对须菩提言“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回答:“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说明这段话是对菩萨摩诃萨(八地至十地的大菩萨)说的。菩萨摩诃萨已入菩萨道,不依修得成就,而有报得成就,分身成就,就是报身与法身合一,报身(受因果报应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不灭的的灵魂)不到六道轮回中来,来的都是化身。但虽然菩萨摩诃萨是报得成就,犹如论资排辈,自然升迁,但工作出色也会破格提升。释迦牟尼佛自述,在过去世弥勒菩萨是他的`师父,因为他勇猛精进,而弥勒贪名,被他反超四十劫成佛。因此,对菩萨摩诃萨来说,主要是破我执、法执,而这个我执,不是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的我执(请参阅《心经摸象》),而是“我”要灭度众生尽,“我”要庄严佛土的我执——我法执,所以佛说要“降服其心”,端正认识,“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接着,佛列举所有“一切众生”,由此可见佛教的逻辑思维无比高明。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是以发生的方式来划分的,卵生、胎生好理解,湿生是指草履虫那样的单细胞低级动物,化生是指蛹化为蛾这样的生,还有天道众生都是化生,这样分类把六道众生都囊括进去了。

  “若有色、若无色“,以是否有色身、色境(可方便理解为物质的身体与环境)为标准来划分众生。”有色“是欲界、色界众生,”无色“是无色界众生。把三界众生都囊括无余。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想”是以心取相,初步的抽象,形成概念(相)。“相”是主观的,译成“相”,当下的学者专家容易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客观的,鸠摩罗什译成“想”本无此弊,但他怎能预见到后人的自以为是,以不知为知。“想”分两大类,“我想”与“法想”。“有想”,有我想、法想;“无想”,无我想、法想;“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我想,非无法想,无色界天神就有无色天境界的法想。这样把三界含识众生都囊括进去了。

  下面要紧的话来了:

  佛说,大菩萨发愿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现在的研究佛教的专家学者,几乎把入无余涅槃理解为证佛果,成佛了。我见过一本佛教简明辞典,就说阿罗汉证到的是有余涅槃,佛才证得无余涅槃。我读了《瑜伽师地论》才知道这说法是错误的。阿罗汉一样证得无余涅槃,只是要隔一世,证得无余涅槃是完成解脱道,证罗汉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才是佛果。心经说得分明:“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我在撰写《心经摸象》时,还不明白这一点,以后出修订本时改正。

  指出这一点是要说明,佛菩萨灭度众生,只能使其成解脱道,证无余涅槃,以后行菩萨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只有众生自己去践行,佛菩萨只能帮助你,不能代替你,所以对解脱道还有四谛八苦十二因缘法可说,要证佛果就无法可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理化博士可以培养出来,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奖的杰出人才不是可以教出来、培养出来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金刚经要说的就是在简明的道理。惠能闻金刚经开悟,所以他告诫徒众,不要心外觅佛,要皈依自性佛,明心见性(明心之虚妄,见性之真实)。就像学太极拳,到处去访明师拜名家是没什么用的,还要自己去苦练去感悟,何况是学佛,了生死。

  “降心分”讲认知,所以主要校量布施功德,比较法布施与身布施、财布施的功德。

  “生心分”所说菩萨是广义的菩萨,主要说初发心菩萨,华严经专门有一章颂初发心的功德。初发心不论层次果位,大心凡夫也可以发心,但一发心就上了正道,无论以后的道路多么漫长、曲折。退转,但终究会达到没目标。讲的是践行。着重不是客观的功德,而是主观的破法执。方法对头,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 “生心分”的重点。

  希望这条线索能帮助大家深入金刚经的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