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3-08-06 08:01:23初中小石潭记原文
2023-08-04 03:02:12小石潭记的原文及译文注解
2023-08-16 10:36:33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
2023-08-07 16:53:30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活着读后感300字(精选六篇)
2023-08-12 11:50:33爱的教育读后感作文
2023-08-02 15:14:03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2023-08-17 21:39:53读梁家河有感500字
2023-08-16 15:15:07
《小石潭记》阅读教学案例
《小石潭记》阅读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二、教学设想
《小石潭记》的语言简洁而丰富,细致而生动,简短而有节奏感。所以在教学时从朗读入手,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字词大意,读出景物的幽美,理解蕴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的心境。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以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最后与作者的对话,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读不准的字。
(2)教师朗读,学生正音正字。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熟读课文,弄懂文意。教师教给学生三条求助热线:①课下注释;②小组合作;③全班同学集思广益。
利用课下注释和小组讨论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品读课文,品出景物之美,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找出描写潭水和游鱼的句子,并认真品读。(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反复诵读;
(2)在脑海中再现画面形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用一个字概括景物的特点;(清)
(4)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
(相关分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第二,找出描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并认真品读。(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出来;(静)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种凄清幽静;
(3)体会作者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相关理解: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4、背诵相关语段,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背诵描写潭水游鱼和写小石潭环境的句子;
第二,思考:作者看到潭水游鱼觉得它们“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的环境却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该怎样理解作者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
(1)教师播放作者相关写作背景的短片;
(2)学生依据文中描述,联系相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相关理解:作者写小石潭境地的清幽美妙和日光下澈时游鱼的活泼生趣,流露出作者一时开朗明净的心情,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随闷。但内心的孤寂是无法真正排遣掉的,后来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触发了作者贬居中羁旅孤寂的心境。)
(二)拓展:对比阅读,体会写作方法。
对比阅读《小石潭记》和《三峡》,体会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和郦道远的`山水游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交流
(相关理解:《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三)走出文本,与作者对话。
通过阅读理解,作者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请同学们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给柳宗元先生写几句话,劝慰鼓励一下他,也可以给他提提建议。
写完后全班交流。
四、教例评价
此案例根据课文内容和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反复诵读,读通文意,品味美景,理解思想。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作者形象。在阅读中同学们不但能看到作者的外表,看到他紧锁于眉宇间的愁绪,还能触摸到他的内心,去探寻他内心的惆怅和谪居的孤寂。最后与作者的对话,把历史与现实、阅读和写作自然地结合起来。
此案例的设计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此课例真正体现了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