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心得感悟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范文10篇

2023-08-17 01:22:15 高考在线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中教师教学心得10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1

一个学期来,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做好高中数学知识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立足于新课标和新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不等式证明、圆锥曲线等,对高中学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我在教学中,放慢起始进度,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时,多由实例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课本例题,然后再变式训练,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归纳及举例说明。

2、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比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在教学中我尽量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在教学中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我在学生自学时做好引导,开始我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寻找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怎样尝试做练习,然后逐步放手;“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订正,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我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中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②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

③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积极思考,做好适当的笔记,尽量理解。

④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要反复阅读课本,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

⑥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会贯通。

⑦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我把加强学法指导寓于新课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每一教学活动中。

(三)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我首先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讲数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有效、更顺利地接受高中数学新知和发展数学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向老教师请教,多总结考点和重难点的教法,尽量让学生听懂,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2

高中课改对我这个教了近二十年高中物理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在2008年暑假,我通过听专家学者的讲座、网络学习、观看示范课等方式,参加了南昌市及江西省的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开学后我还参加了南昌市组织的几次关于新课程教学的研讨会。可以说为迎接新课改的到来提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主要体现在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及改变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在那个时候,一切改革对于我来说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课改后的课怎么上?没有课改经验,对于如何把握新课程我心里不是很有底,但我面对现实认真对待,走好每一步。现中高中课改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新课程教学,感觉工作很忙,应该说很充实。下面我谈一谈高中一年来的心得体会。

一、对课改的再认识。

新课程新在哪?教材的变化只是表象,这一年下来,我觉得比较多的教师只是按新教材的编排作了教学内容顺序上的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并没有多大改变。我想这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愿意改变自己早已固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课程也应该与时具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具体体现在高中生选课的模块化设计,选择什么模块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意识。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要由过去的“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以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新课改的六大“改变”是我在去年暑假培训时学习的理论,用心体会就能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了。很多教师担心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否会与高考脱轨,就我个人而言,在暑假培训时也担心过,甚至在学习期间直接跟黄恕伯等专家提出了我的担心。当然,我觉得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若一下子完全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教学,教育部制订的周课时计划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就远远不够,高考制度又没有多大改变,这本身就是个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当然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教学,而是要把握改革的.“度”。

改革的过程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痛苦”的,而且是非常辛苦的,因为要改变过去那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怎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回首时一定能发现,我们已走过来了,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个人的最大收获是,我的学生学得比以前轻松了,而且学习效果比以前更好了,这是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呢?在这“摸着石头过河”的一年里,为了实施课改,作为备课组长的我尤其辛苦,但看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比以前轻松且更有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二、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变化。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学改革:

1、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并且从获取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因此我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的“重过程”。例如:关于动能的教学,在过去是直接给出动能的表达式,现在是先经过实验探究得出动能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再通过理论探究得出动能的具体表达式,使学生在探究动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2、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体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不少教师往往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本身是充满理论的认识过程。例如,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表现为只强调直观观察,或单纯在量的方面追求尽量多的现象刺激,或认为实验可做可不做,而忽视了实验在教学中的目标等质的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精心设计。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常常仅仅是观察、观看,有些老师虽然也让学生参与实验,注重了边实验边讲,但是由于老师是“主唱”,没有注重学生体验,往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我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尽可能改进实验装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实验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体验,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例如,“向心力”这节课,教学参考已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不少视频资源,里面有许多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实际上是让学生间接体验,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室中不便做实验,更不便让学生直接体验。我没有整个视频一连串地播放,那样实质上又回到了以往“灌输式”教学,而是将视频用软件截成一断一断的,在不同的环节中播放不同的画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便于理解知识。这节课除了让学生间接体验,更重要的是,我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有效的体验性实验:撕下保鲜袋的两小块来分别包住两个桔子,用线将桔子掉起来做成两个球摆,两个桔子一轻一重,教师只提供这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自体验桔子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与其质量、半径和角速度的定性关系。实践证明,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就能达到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学于娱乐中,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就提高了。类似这样的实验,只要我们教师有心设计,不会太难。

3、习题教学中突出知识建构功能。

过去的习题教学单纯地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忽略了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功能,所以在过去的习题教学,尤其是在习题的编排上,出现无序、杂乱、过量、重复等现象,甚至为了跟高考接轨,习题的难度要求追求一步到位,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年,我们在黄恕伯等专家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习题研究小组,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编出了一套有序、适量、难度适中的习题集,即将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这套习题在编排上不是按题型编排,而是按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编排,在习题的选择上,突出习题对知识的建构作用,而不是与高考接轨、搞一步到位。

以上我从课改的必要性和课改的实施两方面谈了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课改仍将继续,我当然会更加努力,三年的时间我们备课组全体教师一定能共同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课改之路。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3

“教而后知不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前曾有人对我说过,当一名好教师很不容易。慢慢地,我相信这话不假。我非师范专业毕业,却在工作几年后逐渐转为一名专职的高中英语老师。从教数年,本人在这个领域里不断学习、实践、思索、改进,现在谈谈自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对教育教学的初浅看法,与同行们进行分享交流。我觉得,本着对学生和本职工作负责的精神,一名高中教师应做好两方面的事情:做人与做事的修养和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炼。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

一、做人与做事的修养。

现代社会中,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不仅社会角色增加,职能角色也变得多元化,频繁的角色转换和多方面的角色期望,使得教师的角色冲突时常发生。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教师不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就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在做人与做事修养方面,教师除了育人,还要育己,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学科、对老师的好恶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上,老师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起着实实在在的影响。比如老师敬业的精神、待人真诚和关心爱护别人的品格,将为学生的一生树立楷模;老师穿着整洁得体、精神放松、沉着自信、神情自然、说话亲切,学生上课将感觉到安全和舒适。而一位经常带着不良情绪、动辄发怒生气、喜欢抱怨骂人的老师,将为学生不齿和厌恶,学生又怎会喜欢听他的课、积极跟他配合?人无完人,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一点都不例外。“不能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而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学校一位年长的老师曾经这样启发我。确实,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反应上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要改进自己,首先就要有意识、有勇气地省察自己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去弥补或纠正,而不应该刻意去回避或掩盖。虽然到了教师这个位置,我们自身的成长并未停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做人和做事是一辈子的事情。哪怕是已经做得很好了,也要依靠勤奋和谨慎保持良好状态,抛弃一劳永逸、坐吃山空的错误思想,严格责己,承担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做人、做事。不少人简单地认为,一个人只要懂什么、会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师不过是“吃开口饭”而已,没什么了不起。这种认识实在可悲,更可悲的是一些已经做了教师的和准备做教师的人也有这一类糊涂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会的与将其转化为他人知道、他人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两码事,这之间有一个如何有效地转化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的问题,有一个如何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愉快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并根据新的角色要求和社会的期望去进行自我协调和自我修炼,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意识和角色参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理想与信仰以及教育价值取向,这样才能有合理的教育行为和正确的教育态度,才能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人格和才能等方面发挥恰当而有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修炼。

一是丰富的、超越所教学科范围的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二是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学科专业技能。

三是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得心应手地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学科专业技能是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起码条件;相关的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是教师把自己所知转化为学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转化为学生所能的一套独特的智慧的和艺术,是教师自己所知和自己所能本身所不能代替的。

通过以上论述,无论是从教师劳动本身的内涵来讲,还是从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来讲,教师都需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而不能仅是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简单而枯燥乏味地重复着、循环着,甚至把自己的工作仅仅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作为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时常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培养,致力于人性化的教育。为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等放在突出位置,勤于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将教育教学工作做成一件虽然辛苦但也充满快乐和享受的事情,做一名受社会肯定、让学生尊敬和喜爱的优秀教师。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4

一、实践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践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践,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基本情况

我们十月十一日来到湖南永州双牌县第二中学,到十一月十八日实践结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进行实践。

实践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监考十场;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网络的利与弊”的班会;组织本班学生与实践老师之间的篮球赛两次;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情况十一人次。

这次实践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

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践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

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读初中时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中考的失误,进入高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高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初中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爱好去学声乐算了。

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个人简历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5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4、8、12、16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以胜任以后新课程改革路上的教学任务,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总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素养、构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中看重的是学生在该类知识结构的构成过程,在高一这个基础年段,广度甚于深度。不能为了高考一味的加深知识的难度,毕竟高一学生不会全部去念化学专业。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透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此刻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以上因素,有如下措施:

1、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潜力不同,应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

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透过实验进行。在上课过程中,许多同学从初中升上来时,实验基础很差,有的同学居然连天平也不会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高一备课组在整个学期中,全员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教材中涉及的所有实验。

3、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潜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潜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潜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就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潜力的培养,讲题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4、多联系生活的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6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它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事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应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贸易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取课程模块

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学资料、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带给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高中化学课程为学生带给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以较大的选取空间。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挖掘各自的潜能,制订各自的化学学习计划,自主选取化学课程模块;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潜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对学生选取学习课程模块和安排学习顺序给予指导。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忙学生构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潜力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若干模块组合构建的,教师应注意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资料特点,思考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忙学生构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资料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己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透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忙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理解学生新的合理化的推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潜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能够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喷泉实验等。

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

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潜力,我觉得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忙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发展学生喜欢化、赞赏化学的个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搞笑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务必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潜力,更好帮忙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7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期末考试成绩以均分50分而告终。而八个班只有三个班均分超过50分。回顾这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颇有感慨。现对这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1)学生的基础差

与往届的学生相比,这届学生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①完全不学习型

占有小部分比例,每班约为2-3人,这些人上课除了打瞌睡,就是双手抱在胸前,目光呆滞,一愣就是一节课。任你花言巧语还是天方夜谭,我则稳如泰山面不更色,心不跳。

②偶尔学习型

占有相当大的部分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这部分人偶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但稍纵即逝,且不求甚解,没有追根求源的精神。即使有时会问老师题但问过拉倒,听不懂也就算了。

③半梦半醒型

约占三分之二的比例,这与初中没有学过地理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暴露了中国教育的弊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乎视社会生活的恩赐;过分强调的终极目标的相同,而乎视他们起跑线的不同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个人认为,中考考600分的学生与考400分的学生学习同一套教材,面对的是同一张高考试卷,这对考400分的学生来讲,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

同时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圈在教室里。每天有大量的作业。双休日和假期又被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所包围。学生身体素质差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了,基本的生活常识也没有了。如我们在讲“天气”的时候,上课时我说:“气温降低了,天气会……”学生接下来说:“变暖。”再如我们讲到风向的时候,学生理解为向东边刮的就是东风。

高一地理是高考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最难点,在高考中占到百分之六十的比例。初学地理的人学习起来肯定会有难度。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成绩在400分这一档次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难。上课学生听不懂,而教学内容又是高中三年中最为繁重的。因而对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基本处于懵懂状态,收获百分之五十也就不足为怪了。

(2)学生的整体素质低

洞察这届学生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好玩乐,怕吃苦,凡事我行我素,享受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该怎么过。我也曾与几个学生交流过。我问他们:“你们将来打算干什么?”回答:“不知道”惊人的相似,可怕的惊人,难道这就是目前高考制度下塑造出来的国家栋梁?试想我们的国家没有高素质的人材吗?当然不是,但毕竟是少数人。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一批学生将来才是社会的主流,是生力军。难以想象一旦他们掌管了我们的国度,我们的社会将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在这学期的教学方法上,我沿袭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但综合前边的因素,再加上这学期教学任务重,课时比往届又少了一课时,这些教学方法用在这届学生身上并不适用。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调整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难度。下学期我们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好。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8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二两个班的语文课。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自己对贯穿于新的"教学大纲"中的语文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坚定了语文学科是一个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的认识,对第一次使用的新教材也能较的把握和处理了。较为满意的几点:

一、在写作教学方面

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本册教材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脱节的不足,学生的写作水平较过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在处理新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

充分认识到了本册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请了山东师大中文系的教授吕家乡先生和宋遂良先生前来给学生作了"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两次文学活动。

一次是诗歌朗诵会,一次是诗歌背诵比赛。两次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踊跃上台,深情朗诵自己精选的诗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诗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诗歌背诵比赛中,学生们将"课下十年功"展示于"课上的一分钟"中,让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以后,又外现为一种气质。

四、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

不足的几点:

一、在学生习作的讲评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客观原因是时间少,主观原因是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挤出时间来完成好这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二、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在期末考试中就表露出来了。

三、自己有了"老朽"的感觉,常想得过且过,对新事物(如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新教材中的诗歌背诵、新概念作文等)有些不以为意了。就总结到这里吧,工作和生活都还是要向前的。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经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一学期来,我先后学习了:《一个语文老师的心里路程》和《教育,就是诗意的栖居》两本教育专著,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年,我努力将我在山东经受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立足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班级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其它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对于我负责的语文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辅导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和优势,博采众长,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为保证课改教研的质量和水平,本人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研工作中。以科学研究的精神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现象予以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验证”的研究,对“评价”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勤写教学反思,注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使“教学改革”真正成为自己的事。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心得、生活感悟、教案设计……通过与其他老师及网友们的教学交流,特别是在专家在线指导下,质疑解惑,迅速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促进、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化素质。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工作总结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 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语文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语文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和反思,它将指引我今后的工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将自己锻造的更好。

高中教师教学心得10

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在教《三峡》一文我展示有关三峡的画面,播放有关“三峡”的歌曲,从视觉和听觉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意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三峡》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比如教《三峡》一文之前,我让学生利用地理学科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