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初中地理台风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3-08-05 08:10:50 高考在线

台风生成地点

生成地点

1~4月:这时的台风生成地点比较靠南,大多数在北纬3~10度,东经110~120度的南中国海。

5~7月:这时台风形成的地点向北移,大多数在北纬10~20度,东经130~150度的菲律宾以东洋面。

8~9月:这时台风生成地点到达最北,大多数在北纬20~35度,东经130~160度的琉球群岛附近和马里亚纳群岛附近。

10~12月:这时台风生成地点南移,靠东,大多数在北纬10~20度,东经140~170度的马绍尔群岛附近。

由温带气旋或亚热带气旋转成 若果温带气旋能够成功脱离锋面,并获得部分热带气旋的特性,可以被分类为亚热带气旋。若拥有更多热带气旋的特性,可以被分类为热带气旋。

例子:台风白海豚

总结:在北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热带波动会被信风从非洲西岸引导至加勒比海及北美洲,最终到达太平洋中部直至引导气流减弱,这些波动(称为东风波)是这区域很多热带气旋的前身。

<<<返回目录

台风生成条件

生成的条件

要有广阔的高温洋面。海水温度要高于26.5℃,而且深度要有60米深。台风是一种十分猛烈的天气系统,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能供应。另外,台风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60米深的海水发生翻腾,为了确保海水翻腾中海面温度始终高于26.5℃,暖水层的厚度必须达60米。

要有合适的流场。台风的形成需要强烈的上升运动。合适的流场(如东风波,赤道辐合带)易产生热带弱气旋,热带弱气旋气压中间低外围高,促使气流不断向气旋中心辐合并作上升运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潜热,形成暖心补给台风能量,并使上升运动越来越强。

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如果辐合气流直达气旋中心发生空气堆积阻塞,则台风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使辐合气流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中心,而是沿着中心旋转,使气旋性环流加强。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距以上,在5~20度之间。

气流铅直切变要小。即高低空风向风速相差不大。

总结:如果高低空风速相差过大,潜热会迅速平流出去,不利于台风暖心形成和维持。纬度大于20度的地区,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返回目录

双台风的知识

成因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w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 cyclone)。

互旋

二个气旋范围强度都要相当,绕着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减弱或离开 ( 二个若都为大型气旋就会自相残杀,若为中小型或许能维持强度 )。不过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台风互旋时间持续不长,很容易演变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总结: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