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中考家长论坛话题最新
2023-08-17 15:07:55中考家长会学生发言稿整理
2023-08-01 11:00:12中考孩子焦虑怎么办整理
2023-08-02 10:44:49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归纳
2023-08-12 08:54:35达州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05 23:03:19广安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07 10:01:37宜宾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18 05:38:08研究生个人入党申请书
2023-08-09 08:23:45关于高中道德议论文作文600字六篇
2023-08-12 00:06:42应聘教师求职简历模板范本五篇
2023-08-04 13:36:35数学必修一解题技巧必看
2023-08-15 06:52:04
中考考前孩子青春期那些事归纳
中考考前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中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遇见较大压力时经常会被放大,尤其是升学压力。所以在考前几张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出现的逆反心理呢?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非常容易给其带来影响,尤其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时就要看学生如何面对,家长、老师如何疏导了。
学生宜适当“唱反调”
可应对厌学、消极心理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意志消极、厌学的情况,可能是因为一道从没见过的题型,也可能是因为一次摸底考试中,在规定的时间没有答完试卷,还有可能是因为在一次小测验中,输给自己心中的那个“假象竞争对手”。
事实上,越紧张、越担心,学生就越无法摆脱这种消极心理。
“平时复习的都很好,不知道为什么,一到模拟、期末考试前,我就非常担心是不是还有自己没有见过的题型、没记住的公式,非常担心会不会考砸。”初三生吴俏跟记者说。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建蓉表示,当自己还没有尝试就急于否定自己,给自己下定论,这样未免太过消极。在整个复习和备考中,失败、成绩下滑等都是难免的,而学生出现的消极心理更容易导致其失败,不如去积极面对,时不时也跟自己的心理“唱个反调”。
建议学生:
跟自己的消极、逆反心理适当“唱反调”。比如,吴俏同学一到考试之前就非常担心有自己没见过的题型,她可以设想:没到中考前,碰到没见过的题型就等于让自己多学会一种题型。如担心模拟成绩,可以告诉自己:“模拟成绩不代表中考成绩,模拟多错一道题,中考就可能少错一道题”。适当地唱反调,会让学生丢掉消极思维,不过可一定要适当。
家长忌“谈成绩色变”
关注饮食作息更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很有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造成学生的成绩出现波动。此时,学生一定会出现消极的情绪,但当父母因为成绩下降而加以训斥,孩子就会本能地反抗,出现逆反的学习情绪。
“有时考试没有考好,我已经够懊恼的了,爸爸妈妈还总拿成绩说事儿,说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担心自己是否能考上理想的高中等等,真是越说越烦。”初三生康阳跟记者抱怨。
建议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坦然去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不要听到孩子成绩下滑就反应过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先去关心孩子的内心。
建议家长:
家长在这个时期过度地关注成绩,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还不如学习成绩重要。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作息时间和心理状态上。帮助孩子合理安排科学作息时间及饮食的营养搭配,并勤与孩子交流,多给予鼓励。
孩子游戏玩上瘾了,家长该如何应对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日益发展,人类享受到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但同时网络游戏的发展也变得愈发迅猛,类似近两年出现风靡学生圈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孩子的游戏生活变成了“随时随地”,一有时间就抱着手机不知道休息。
“孩子过度沉迷上网打游戏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朋友都很关心的话题。而且,沉迷于上网打游戏的年龄段很可能会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有的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也会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因此,这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泛的话题。
01
彻底不接触就能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沉迷于网络,选择彻底切断孩子能够接触网络游戏的所高考助手径:没收手机、严格控制孩子每一份零花钱。以为严格控制住孩子的一举一动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但是,近年很多案例都显示每年都有重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天天宅在宿舍上网不去上课,最后被学校勒令退学。倒不如现在就让孩子尝试接触网络,家长在身边还可以好好引导他。不让碰,也不能一辈子不让碰,不然等上了大学,我们不在孩子身边,那就更不好办了。
而且,孩子从小到大都会听到这句话:现在努力些,到大学就轻松了,就可以好好玩了……
我要分享的第一个重要观点是,越不让孩子干的事,他就越想干。如果家长不是一味地阻止孩子打网络游戏,孩子一般不会沉迷其中。
如果家长这样做,最后一定会有这么一个结果:当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突然间看见爸爸妈妈进来了,就马上把电脑屏幕关掉,装作要学习的样子。其实,爸妈早知道孩子刚才玩游戏了。家长很认真地对孩子说:“儿子啊,你想玩游戏爸妈也同意,但是也不能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啊?就像爸爸妈妈喜欢打麻将,但也不能因为打麻将而耽误了工作,你说对不对?”
孩子一听有道理,点点头,“如果你想玩游戏,爸爸妈妈同意,但前提是你要先做完作业,然后再玩游戏,可以吗?”孩子感到非常惊喜,一般这时候还带着一些感激,甚至有点不相信。
一旦他发现父母真的实现了承诺,他便会遵守和父母的约定。大多数孩子其实跟我们大人一样,游戏玩久了也会觉得没意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对网络游戏的兴趣,转而把兴趣延伸到其他方面。这时候我们家长也要适当地引导孩子,比如带他去打网球、打篮球、让他多跟别人交流等等。
02
用心去陪伴孩子
孩子的心里尚未发育完全,孩子需要成年人的陪伴,他们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有太多的问题,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还有太多的“恐惧”,当然,他们也需要有一个人可以带领他们去了解,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而现如今的家长,却将最多的时间花在了事业之上,让孩子倍感孤独,缺乏陪伴,而在游戏世界里,队友的陪伴,会让他们心灵得到慰藉。
而另一部分家长扮演的是"监视"的角色,每次在家只会盯着孩子写作业,而这种简单的待在一起最多算是无效的陪伴,而这种无效的陪伴对于建立与孩子的沟通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或许在游戏世界中,与“队友”的交流沟通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多的共鸣。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孩子也是有被表扬、被肯定的需求的。例如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需要得到表扬,这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而不少家长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却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这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便可能会出现转移。而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赢得胜利的快感则刚好可以满足他们。
03
最后小结
作为高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人格和意识都在逐渐慢慢养成。他们也渴望优秀,渴望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同时他们的内心也会衍生出伴随而来的困惑和孤独,所以他们会选择把自己放到网络游戏那个世界里面。在那个空间至少他能收获一群可以共同交流的朋友,能够收获在生活中得不到的肯定和成就。
而我们作为家长要耐心得去跟他们平等交流,正确引导他们,在孩子享受网络世界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把目标聚焦在现实中去努力和拼搏。
初中家长应对孩子青春期变化的5个建议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一、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初一、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一致参与的教育观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一、初二学生尤为明显,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一、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该年龄段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种种状况表明,初一、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该年龄段学生多为13—14岁。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高峰,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女生体重、胸围逐步向着女性体型发育,他们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功日趋完善,内脏机能不断增强,第二性症如浪潮般汹涌袭来。
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该年龄段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在与异性交往、对性知识的相对矛盾心理和心理焦虑程度二个方面上表现突出:
1、该年龄段学生由于对性知识的一知半解,他们心理萌动着一些从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既感到好奇,又迷惑和害怕,不敢接近对方。他们关于异性同伴在什么场合可以呆在一起的社会允许程度仍然很敏感。因此,表面上看,他们并不互相接近,而是互相排斥,但是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和渴望,内心又有对异性的追求的心理矛盾。
2、另外,据对初中生的有关调查表明: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级,该年龄段学生均位于最高水平。他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因此,该年龄段学生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一、初二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一、两年的过渡学习后,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三的升学压力,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这时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易受朋友影响;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使他们对外面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未知的领域。加上目前流行文化的影响,容易出现感情困惑,个别学生出现早恋,他们往往是在类似这种尝试中获得一种肯定:我独立了。
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使得他们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在这两种方式中,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于是简单追随、模仿、尝试,带来哥们义气、盲目强调个性等等不良习性。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
针对以上原因,对于初一、初二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他们的认识,投入更多的关注。我们仅仅只是意识到他们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危险期”。